青少年處于人體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,由于每天學習時間過長,加上看電視操作電腦時間過久,或由于生活學習中不良姿勢,或是過早從事重體力勞動,可以造成脊柱慢性勞損,引發頸椎病。俯臥習慣、讀書寫作姿勢不良,經常落枕,都容易導致頸椎小關節失穩定、椎間韌帶松馳。以往人們認為,青少年的脊柱有很強的生理康復和代償能力,一般的外傷,如撲跌、碰撞、閃挫等,只要未發生骨折和脫位,表皮和軟組織傷好了就算沒事了。其實,頭頸部急性外傷常會造成頸椎小關節錯位。這是青少年發生頸椎病的主要原因。在我們觀察的病例中,有運動創傷、產傷、扭挫傷等,其中以頭部撞擊傷導致頸椎錯位者比較多見。此時,人體仍可依靠代償功能而不發病,當出現誘因,如輕微外傷、落枕、受涼、過度疲勞等時就會發病。
       青少年患頸椎病時,可出現頸背痛、頭昏、頭痛、精力不集中、多動、惡心、嘔吐、咽痛、厭食、心律失常(除外心臟器質性病變)、假性近視、頸肌和面肌抽搐等癥狀。如果經多專科診治無效,就應考慮是否患了頸椎病。
       青少年的頸椎病在診斷上尚缺乏統一標準。臨床表現癥狀又復雜多樣,所以發病后他們多去內科、外科、小兒科診治,很少會考慮到長期慢性勞損有關,只有發生急性外傷的人才會到骨傷科、按摩科、康復科就診。由于青少年的頸椎病,主要表現為頸椎周圍軟組織勞損,椎體關節失穩錯位,故早期發現和診治青少年頸椎病非常關鍵。
  |